增速放缓、数量下滑:2018全球新药研发大数据体现了哪些新趋
在研项目数量:增速放缓,与化学合成药开发难度增大有关
Pharmaprojects数据库收录的在研药品信息,特指目前处于在研状态的药品研发项目,纳入了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的项目、处于不同临床研究阶段的项目、处于注册阶段的项目,以及增加新适应症的已上市药物。根据最新数据,截至2018年1月,全球在研新药数量为15267个,与2017年的14872个相比,同比增幅仅为2.7%。
2018年全球在研药物数量仅增加395个,与2017年1154个的增量相比,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。近年来,化学合成小分子药物开发难度逐年增加,一些在研项目出现了项目终止的状况,进而导致化学合成药物呈现净增长数量下滑,并对全球在研药物数量的下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
通常,制药业产品管线数量的持续增长与制药业的产出有内在关联。需要注意的是,产品管线扩张速度下滑在2015年时即已出现。以全球上市的NAS(新活性物质)数量为例,其已从2014年的63个下降至2015年的46个,2016年该数字进一步下降至41个,这也是自2011年以来NAS数量连续两次出现下滑。
值得庆幸的是,这种局面在2017年得到了扭转,2017年全球上市的NAS数量为54个,包括47个新分子实体NMEs和7个疫苗类药物。其中,仅美国FDA在2017年批准的新分子实体NMEs药物就已高达34个,这也创造了1997年以来FDA批准NMEs药物数量的峰值。尽管整个制药行业仍未完全走出低谷,但全球在研药物数量继续保持整体增长,仍然是一个积极信号。
本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客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