广东加急:严控药占比,但明确国家谈判药品不纳入考核!
在一份显示为「加急」的文件中显示,广东省卫计委正加强医疗机构的药品控费行动,目标直指药占比,特别是前四批 7 个试点市和 62 个县(市、区)要求务必在年底前达到30%以内的要求。
值得注意的是,这份文件「不经意」间透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:药占比中不包括国家谈判药品。这是继重庆、安徽之后又一省份明确这一点,这无疑是药企、患者的福音。
文件显示,截至 2017 年 8 月,我省仍有部分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市、县(市、区)的药占比未降到 30%以下,影响我省医改任务的完成进度。各地各医疗机构要将药品控费作为重点工作来抓,通过以下措施,切实降低药品虚高价格:
1、要认真落实药品集中采购“四个允许”政策,重点要加强对议价品种和非医保目录药品(自费药品)的采购管理,以医联体等形式与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谈判采购,提高议价能力;
点苍鹤批注:“四个允许”,即允许广州、深圳以市为单位GPO团购;允许其他地市以市为单位在省平台对议价品种组团、委托谈判采购;允许医疗机构在省平台对议价品种以医联体形式与企业谈判采购;允许医疗机构组团集中配送。看来广东正加速落实之前的政策,广东药品采购、配送方式即将迎来巨变。
其中最值得关注的莫过于广州GPO究竟怎么搞?之前的政策是广州市社保局的统一制定政策,由医保办组织经办,在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上采购,看来这份文件的出台有利于助推该项目的落实。
2、要认真落实“两票制”,医疗机构可组团集中配送,提高配送率。
点苍鹤批注:集中配送实际是四个允许之一,也是二次议价的一种变种,结合两票制,广东未来厂商及医院将围绕配送关系上展开更为激烈的博弈,与此同时,医疗机构将以医联体的方式抱团获得更大议价能力、配送质量的筹码。
3、要落实基本药物制度,鼓励优先选用价格适宜、质量和疗效保障的基本药物;
点苍鹤批注:广东取消对基层医疗机构基药覆盖及使用的强制性要求,并不意味着该省放弃基药使用管理,更不意味这基药制度的崩溃,从近期国家及各省基药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可以看出,基药正迎来新一轮的政策推动,但是否是基药第二春?有待观察!问题是第一春曾经来过吗?)
4、要加强阳光用药制度建设,重点对超常规使用的药品,辅助性、营养性高价药品和非医保目录药品(自费药品)的监管;
点苍鹤批注:对辅助性、营养性贵药的定向打击已经是全国普遍行动,但此次为了控费、为了严控药占比,同样对自费药(非医保))进行监管,可谓是药占比考核指标亚历山大啊!
5、要完善落实处方点评制度,严肃处“大处方”等行为,促进合理用药。
点苍鹤批注:控费、控费、控费,药占比、药占比、药占比,重要的目标需要循环播放)
对于药占比,这份文件直接给出了计算公式,我们看到,国家谈判药品排除在外:
药占比=医院药品收入(不含中药饮片收入、国家谈判药品 收入)/医疗总收入×100%
根据《方案》和《广东省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转发关于做好 国家谈判药品集中采购的通知》(粤卫函„2016‟865 号)要求, 药品收入不含中药饮片,国家谈判药品实行单独核算,暂不纳入考核范围。
这项政策的落实,是对国家谈判品种政策最强有力落地执行的表现之一。由于3+36个品种很多都是高价药,即便谈判之后降幅幅不小但依然是比一般药品要贵,如果药占比不落实,很多医院忌惮于考核不敢开处方,那么患者无法享受国家谈判所带来的福利,谈判降价无意义。
之前由重庆、安徽政策明示在先,浙江也将大病医保谈判品种不纳入药占比,看来,这项政策正获得各省的默许并陆续执行;以此同时,药占比公式的分子上,恐怕还得添加其他药品:如急短缺药品、国家储备药品、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自然灾害的药品等等。
(来源:医药云端工作室)
本文来源于网络,版权归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客服。